脑卒中患者康复“三步走”
发布时间:
2014-09-16 02:37
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的过程可归纳为“三步走”:
第一步是指患者早期在医院的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;
第一步即一级康复,多在发病后14天以内开始,此阶段多为卧床期,主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肢功能位摆放、关节被动活动、早期床边坐位保持和坐位平衡训练。
第二步是指患者在康复病房或康复中心进行的康复治疗;
第二步即二级康复,主要是坐位平衡、站立、跨步、进食、更衣、排泄等训练,此阶段没有固定的时间界限,主要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来判断,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,如果患者治疗有效就可以进入社区进行下一步康复。
第三步是指在社区或家中的继续康复治疗。
第三步即三级康复,是指根据医生所制定的康复计划,在社区或家中继续康复锻炼。这里推荐给大家石家庄渡康公司研发的脑卒中患者康复产品:经颅磁电疗仪(脑循环系统治疗仪)大家往往称为脑病治疗仪。 它采用生物信息模拟及计算机软件技术研制而成。重复性经颅磁rTMS(负极性交变电磁场)刺激的应用,突破了传统物理治疗因子难以透过颅骨屏障的难关,使脑血管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更明显,更安全。
(一)重复性经颅磁刺激(rTMS)----治疗帽
以脑生理学、磁生物学、生物物理学和临床脑病治疗学为基础,通过特制的治疗发生体输出特定规律的经颅磁刺激(负极性交变电磁场)。经颅磁刺激对脑组织的生理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、 增加脑血管弹性
2、 改善病灶区的血液循环
3、 改善脑组织的代谢环境
4、 引导患者脑磁功能趋向正常化、秩序化。
(二)仿真生物电刺激肢体神经肌肉---辅电极
通过仿真生物电刺激,使患肢以被动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的方式来模拟主动运动,达到以下疗效:
1、在患肢周围神经及肌肉周围受到仿生电刺激的同时,电刺激也可以传入神经脊髓并投射到高级中枢去,使病灶尚未完全坏死的神经细胞兴奋性得以提高,从而起到促进其功能重建的作用。
2、仿真生物电刺激能够降低突触传导阻力,从而可以在病灶区周围网样的神经突触联系中形成新的传导通路。
3、由于周围性代偿的存在,在瘫痪的肌肉受到电刺激时,尚有功能的肌纤维可以增粗——使肌力有所增加;尚有功能的运动神经末梢可以增加其分支,以支配失神经支配的肌肉纤维,使功能得以恢复。
脑卒中的恢复期为发病后1年,其中1~3个月是康复治疗和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,这里石家庄渡康的工程师,提醒大家,在这个恢复黄金期使用经颅磁电疗仪做康复,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,最后祝愿所有的脑卒中患者病情能够得到最大的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