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名称

新闻中心

电话:【各区域联系方式点击 联系我们 】
           400-862-0778
邮箱:dukon@dukon.cn
地址:石家庄高新区裕华东路455号润江总部国际大厦4层

图片名称

脑卒中康复不着急?错!

发布时间:

2020-09-11 14:35

 

 
脑卒中患者,没下病床就要开始康复训练!
 

 

话口齿不清,动作颤颤巍巍,走路时艰难地划着奇怪的“剪刀步”,甚至半身偏瘫、全瘫在床……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,真是谁痛苦谁知道。
 
 

有些患者发生脑卒中后,非常担心自己也会成为这样的“废人”,有些人甚至感到悲观绝望,觉得只能无奈认命了。其实认命尚早,悲观也大可不必,如果能抓住脑卒中康复“黄金期”,不仅有可能说好话、走好路,还可能重返正常的工作、生活,快乐地享受人生。

 

 

 
早就一个字!
 
康复是与时间赛跑!
 
 

 

“救命最要紧,康复不着急”、“脑卒中后需静养,康复可以慢慢来”,脑卒中发生后,不少患者和家属在庆幸多亏抢救及时,捡回一条命时,却往往延误了极其宝贵的康复治疗时机,更有甚者认为脑卒中康复不过是锦上添花,可做可不做。
 
 
错!大错特错!
 
 
康复治疗绝不是疾病治疗的附属品,两者不分伯仲,同等重要。
 
 

早就一个字!脑卒中康复就是在与时间赛跑!

 
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张大爷和李大爷,不仅平时关系很好,而且可以说是一对“难兄难弟”。去年冬天,两人先后突发脑卒中,分别住进了医院。半年多过去了,在小区里再相见时,两人在感慨劫后余生之余,却惊诧于两人的差距之大。   
 
 
张大爷因脑卒中后遗症造成了左半身偏瘫,因为行动不便,只能坐在轮椅上,由家人推着出来散步,说话也含含糊糊,口齿不清;而发病时与张大爷几乎是同样病情的李大爷,此时虽然行动还比较缓慢,但是肢体没有明显的功能障碍,完全可以一个人慢慢活动,说话时一个字一个字,吐字也比较清晰。
 
 
 

 

原来,两人之所以拉开了如此大的差距,就是从脑卒中发生后的康复治疗开始的。张大爷住进了一家比较小的医院,在控制住病情以后,就带着药物回家养着了。而李大爷发病后,在积极的治疗基础上,还进行了及时的康复治疗,因此才取得了这样好的康复效果。

 

 

 

 

脑卒中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“头号杀手”。据统计,大约3/4的患者会留有不同程度的瘫痪、失语、心理障碍、智能障碍等后遗症,重度致残者约占40%以上。
 
 
而目前我国的脑卒中康复现状不容乐观!
 
 
由于我国康复医疗起步较晚,不仅是患者及家属,即使是一些临床医务人员也存在很多康复认识误区,尤其是对于脑卒中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往往缺乏正确的了解。
 
 
据统计,目前我国只有不到10%的脑卒中患者在最佳时间内接受了规范的康复治疗,约九成患者的康复治疗仍不及时。而如果能及早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,对降低脑血管病致残率、减少并发症、提高病人生存质量至关重要。
 

 

脑卒中康复越早开始效果越好,千万“拖不得”。
 
 

根据中国脑卒中康复指南,脑卒中开始康复的条件是生命体征稳定、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小时后。也就是说,当患者血压、体温等恢复正常,肢体瘫痪症状不再加重时,康复治疗从病床上就可以开始了,而不是很多人误认为的下了病床,再慢慢康复也不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