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精神分裂?
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人格分裂为特征的精神疾病,属于严重精神障碍范畴,也是精神科最复杂的疾病之一。
疾病分期
疾病一般分为四期:潜伏期患者无症状,其精神活动与常人无异,只是性格特征方面有些人可能表现得比较特殊一些。前驱期一般2-5年不等,在这个时期患者可能偶然会有精神异常的表现。但其异常的精神活动一般不会持续较长时间。发作期阶段则表现为持续性的精神异常,其症状表现丰富,涵盖思维方式、思想内容、情绪表达和行为举止各方面。疾病一般迁延波动,时好时坏,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成功会导致疾病的慢性化。精神分裂症的最后一期称之为慢性期,而进入慢性期的患者可能疾病已经损害了患者的社交、家庭、工作能力,严重者甚至连生活自理都很困难。
发作症状
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作期可能出现严重的精神症状,如严重的幻觉、妄想,以至于影响到行为,导致自己行为失控,家人无法照料,或者出现伤人、自伤、毁物等行为。
精神分裂症有哪些表现?
幻想幻觉
幻觉也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,患者能够感知到客观上并不存在的声音、看到客观上并不存在的画面,嗅到别人感觉不到的难闻气味、尝到常人无法品到的古怪味道、触到并不存在的体感。其中听幻觉最常见,比如周围没人存在时患者却能听到有人在谈论自己。
其他表现
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多种多样、五花八门……有时候很难界定到底属于正常亦或异常,判断起来也不那么容易明了。
除此之外,还有物理治疗,音乐、体育治疗等各种方法可供选择,对疾病的康复都有积极意义,具体选择因人而异,效果也是千差万别。
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,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是:病前患者的人格是否健全?是否存在遗传现象?病后是否得到及时的治疗以及足够的重视?维持治疗是否保持精神活动持续的正常以及维持治疗时间是否足够?